2021年6月21日胡加策主任國旗下講話——嚴謹治學,誠信考試
- 類別:校園資訊 時間:2021/6/23 7:45:19 稿源:hdgz 發布:hdgz閱讀數:
老師們、同學們:
大家早上好!
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《嚴謹治學,誠信考試》。本學期只剩下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了,期末考試也快天來了。本學期期末考試是對你們一個學年學習成果的檢驗,不知大家是否有了目標和足夠的底氣迎接?
就本次期末考試,我想對同學強調三點:
一、考試,六分考實力,四分考心理(當然,可能有的同學是考運氣)
一個人心理調節成功與否,將會極大的影響到他的考試成績。
所以我們要在考前把自己的心理調節在最佳狀態,這種狀態就是以平常心待平常事照平常做。
首先,目標定位要適當。
如果把目標定位過高,就會為難以達到目標而增加考試焦慮,影響正常發揮;但如果定位太低,也會影響潛能的發揮。
心理學中有一個定律叫做葉克斯——多得森法則,該法則描述了焦慮程度和效率之間的關系:焦慮程度過高和焦慮程度過低時的效率都很低,而中等焦慮時的效率最高。
所以,適度的考試焦慮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。
其次,對結果的期望值要適當。
不與同學攀比,而只與“以前的自己比”,今天比昨天好,明天比今天好。
對每個同學來說,只要在考試中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。
對于上次考得不理想的同學,也不可以貶低自己,即不能因此對自己缺乏信心,更不能毫不在乎。
理智的態度是將結果忘記,充分分析其過程,在其中總結不足,了解差距,并且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觀察分析。
應借鑒那些走在前面的同學,分析他們在學習的態度、方法和時間的安排等等細節。
取長補短,不斷克服我們自身的惰性,并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。
臨考前我們更要努力去復習,去認真對待。保證會的不失分,再將自己不太熟的練熟,盡量不失分,最后再練習自己不會的。
盡可能避免太多的遺憾,盡力了便問心無愧了。
二. 努力學習、全力以赴的備考是孝敬父母的最好方法
“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”。中國自古以來,崇尚以“孝”治天下。
孝,指的是孝敬父母。父母養育我們,將我們從喃喃學語的嬰兒,扶養至今,父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,其中的辛苦,不是我們三言兩語可以說清的。
朝朝暮暮,春去秋來,我們每一點的進步,都是父母心血的結晶,而我們的成長路上的每一次跌摔,都會毫不留情地在父母那寬闊的額頭上留下一道永不抹去的印跡。
父母用他們有力的臂膀為我們撐起了自由的天空,父母用他們堅實的步伐為我們踏平了前進路上的荊棘。而歲月,卻使父母那高大的身軀日漸佝僂,令父母那自信的容顏日漸蒼老。
我們又能回報父母什么呢?
我們現在沒有任何能力給父母什么,而我們現在能做到的,只是努力地學習,全力以赴的備考,關心我們的父母,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與家務。
我們要去理解父母,理解他們對我們的關懷與他們為我們付出的艱辛。
這就是現在的我們能給父母的一切。即使不多,但對我們的父母來說,我們做的一切,已使他們感到欣慰。
三.重申考試紀律:“誠信考試光榮,違紀作弊可恥”
教育家陶行知說:“千教萬教教人求真,千學萬學學做真人”。
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真善美,抵制假惡丑。
誠實考試是學生起碼的做人道德要求,也是我們每一次考試都再三強調的。
但是在考試中,我們還有少數同學漠視紀律,平時不努力學習,考試時就走旁門左道,為追求分數,鋌而走險,結果不僅考試成績以0分計算,永遠記錄在學生成績檔案,而且受到了紀律處分,在全校進行通報批評,這是老師和同學們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。
作弊實在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行為,作弊者就如《皇帝的新裝》中愚蠢的皇帝,就如“掩耳盜鈴”故事中可笑的盜鈴者,一時蒙蔽的是別人,終生受騙的是自己,我們必須堅決加以擯棄。
今天利用這個機會,我再次提醒那些可能對此還存有僥幸心理的同學,千萬不要拿自己的榮譽和未來冒險,那太不值得。
只有誠實做人,誠實考試,才能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和成績,才是對自己負責。我們可以在學識能力上遜于他人,但決不能輸在誠信這份答卷上。
有人說竹子之所以能節節升高,是因為它每走一步,都要做一次小結。
我們的學習亦當如是,每一次考試正是我們學習的一次小結。
試卷上的一個個對鉤就是我們進步的層層臺階,那些叉叉也是我們再次出發的新起點。
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優勝者,但我們希望大家做一名追求進步、超越自我的勇敢者。
總之,就是從現在開始,戒除一切與學習和考試無關的活動,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。
希望同學們加強自我管理,自主學習,發揮潛力,通過努力,用自己的實力來證明自己的能力。
最后,在這里,再次預祝大家期末考試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!
我的講話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!
感謝閱讀,歡迎再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