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4月17日黃文章校長國旗下講話內容
- 類別:校園資訊 時間:2022/4/18 10:36:36 稿源:hdgz 發布:hdgz閱讀數:
老師們,同學們:
大家早上好!
暖風拂過華夏大地,朝陽從山的那頭緩緩升起,照亮了山腳的稻田,照亮了高樓大廈,車水馬龍,最終是照進國旗那一抹最耀眼的紅。那紅旗上的星星顯得那樣可愛與神圣,其中最大的一顆,就是中國共產黨。今天,我演講的題目是:喜迎二十大,一起向未來!
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。轉眼間,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的歷史,今年我們將迎來黨的二十大。一百年的風雨兼程,一百年的崢嶸歲月,從嘉興南湖紅船上的星星革命之火,到雪山與草地上的一腔熱血;從天安門前一句讓全國上下為之沸騰的話語,再到南海那邊鄧爺爺揮手畫圈讓改革之風吹遍了大江南北。中國共產黨的成立,讓中華大地再次顯現出了生機,讓中華兒女有了值得托付的領航人,讓中華這頭雄獅終于覺醒。在黨的領導下,中國早已不是可以令人宰割的了。武漢疫情,萬千黨員奔赴前線,讓世界體驗到中國效率、中國速度,將病毒的蔓延扼殺在源頭,讓我們得以在春風中看武漢的繽紛的櫻花滿天飛舞。且不僅僅是技術上,經濟上更是在黨的指揮下從“一窮二白”到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。
先輩們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云,為我們開創了一條新的奮斗征程,所以,我們是幸福的一代,我們生在國旗下,長在春風里。但,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就此享樂!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,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,歸根到底靠的是人才靠的是教育,因此,作為人民教師,我們必須肩負起歷史的責任與使命,培育好接班人,而你們作為學生,也要肩負起祖國的未來,好好學習,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。
就在前天上午,也就是2022年4月16日的9時56分,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。航天員翟志剛、王亞平、葉光富身體狀態良好,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。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于2021年10月16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,隨后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,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,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駐留,創造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。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,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,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。半個多世紀前,一曲《東方紅》響徹寰宇。現如今,鮮艷的中國紅閃耀太空。從“兩彈一星”到“載人航天”,“航天夢”早已匯入偉大的“中國夢”,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。
嫦娥”奔月、“北斗”指路,“天問”問天、“天宮”覽勝,“玉兔”探月、“祝融”探火、“羲和”探日.……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任務,一次次展示著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,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、中國精神、中國力量。
九霄逐夢再問天,闊步強國新征程。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,永無止境。可上九天攬月,可下五洋捉鱉,談笑凱歌還。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后,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斗、不懈拼搏、自主創新,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。
“飛天夢永不失重,科學夢張力無限。"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征前所說,只要敢于有夢、勇于追夢,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,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,飛向屬干你的浩瀚星空!
以史為鑒,可以知興替。黨史是一盞明燈,引領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。我們要知黨史,懂黨恩,品“紅船精神”,做時代新人,努力奮斗,不負韶華,方可接過民族復興大任之火炬。我們將把這份責任與情懷,如同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一般延續下去,感黨恩,跟黨走,喜迎二十大,一起向未來。
感謝閱讀,歡迎再來!